《浮沉》里的职场斗争和销售智慧让人印象深刻,尤其是“卖冰棍与卖软件的区别”这个问题,看似简单,却藏着销售的核心逻辑。
需求不同,玩法就不同。
卖冰棍解渴是即时需求,而卖软件解决的是企业转型、技术升级等复杂问题。但无论卖什么,关键都是抓住客户真正的需求。书中晶通改制的单子牵动各方利益:厂长要工人福利,赛思想业绩,SK要市场。每个人动机不同,但只有摸清这些,才能找到合作点。
主动权决定胜负。
如果我是厂长王贵林,我会让赛思和SK互相竞争,但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。副厂长只顾眼前利益,结果满盘皆输。而王贵林深谙此道,最终让晶通、赛思、SK实现多赢。
对手是镜子,照出自己的优劣。
SK的汪洋是个狠角色。他没有赛思的资源,但知己知彼,甚至用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”的奇招翻盘。商场不是战场,消灭对手不如合作共赢。就像书里说的:销售是让双方都赚钱,而不是你死我活。
菜鸟到高手的四重境界。
乔莉的成长就是销售的四层蜕变:
- 入门:客户提无理要求,你只能硬扛(比如陪酒);
- 信任:客户愿意给你单子,但关系脆弱(靠人脉或运气);
- 依赖:客户离不开你,但仍有风险(如SK和BTT的技术绑定);
- 共生:双方平等互利(如赛思和晶通的长期合作)。
卖什么不重要,怎么卖才重要。
冰棍和软件的差别只是产品,销售的本质永远是“人”。要换位思考、洞察需求、化解竞争,最终实现双赢。就像乔莉悟到的:结果只是“卖”,但方法决定你能走多远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