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别裸辞,别创业,别投资”,疫情背景下,这已经成为了共识。
但再好的忠告,也挡不住职场人想离职的心。
薪资水平不满意,工作重复没发展,领导同事合不来……
辞职的原因许多,我们期待换一份新的工作,来抛开自己当下的难题。可是新的工作≠理想的工作,这时绕开的难题,大概率在下次碰到仍然解决不了。
当直觉让我们走入某个困境,只有打破已有的局,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。
总想辞职,或许恰恰是缺乏这类“突破”的能力。
思想家叔本华说:“世界最大的牢房,是人的思维观念。”
只要开启思维的牢笼,自然能找到突破之路。在职场混,你必须要知道一些高纬度的思维方式。
十几年前,央视筹拍纪录片《激荡三十年》,时间紧迫,只有4个月。
当时栏目组要对书里30位人物开展访谈,但不管怎么努力,都请不到人。
团队工作僵持不下,大家都很绝望。
时任节目策划的罗振宇,率先转换思维,找到破局点:为什么一定要访谈当事人,局外人不行吗?例如张瑞敏砸冰箱,我们不访谈他本人,而去找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。
之后,2个月里,栏目组找了300多个事件有关人物开展深度访谈。
尽管书里知名人物一个没出现,但影片仍然大获成功,包揽多个大奖。
知名漫画家蔡志忠说:“学历是铜牌,能力是银牌,人际关系是金牌,而思考能力才是王牌。”
工作上的诸多困境,通常因为坚守惯性思维,才让自己一直出力不讨好。
工资不满意,假如懂得“BATNA思维”,就能跟领导谈判涨薪得心应手。
发展陷瓶颈,假如懂得“T形思维”,就能构建核心竞争力晋升高需人才。
关系处不来,假如懂得“共情思维”,就能轻松解决矛盾打造黄金人脉。
职场高手并不是能力比我们强、智力比我们高、韧劲比我们好。仅仅是因为这些人思考比我们深、眼界比我们广,他们看见了更多的系统,也拥有更多高维度的思维方式。
推荐阅读:逆向思维赚钱的例子,挣钱其实并没那么难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