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总是追求秩序,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小环境来避免混沌宇宙。因此,对于“正常”的思考是永久性的,既存在于当下,又贯穿整个人类的历史与未来。我们对“正常”的理解可以大致分为两类:一类是对司空见惯的默认,一类是指对司空见惯的反思,并让不正常的“正常”回归正常。
大众思维的主体未必是大众,精英思维的主体也未必是社会地位上的精英。这种思维的二元对立模型,也是加塞特《大众的反叛》对思维区分的基本假设。对司空见惯的默认观念无数,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、明哲保身、民粹主义等等,这些无数对“正常”理解的默认观念构成了大众思维的庞大体系。
然而,“正常”和“不正常”往往是相对的,当“不正常”干多了就被视为“正常”,这是大众思维的局限。对于这些“不正常”的操作,精英思维就能够产生出来。所有的创新都是精英思维的例子,因为精英思维总是以某种大众思维的终结者的面貌出现的。“革命”、“改革”、“革新”、“创新”等词汇都是精英思维词典里的,它们总是把“正常”引导到表面不正常、实际更正常的状态。
当大众思维都被一种理所当然的趋势所裹挟时,看上去大众思维跟着趋势在求变,这个时候精英思维反而保持“不变”。这种“不变”就是对大众思维的“变”的反其道而行之。比如,当大众思维都去追捧股市一热门行业或热门个股,精英思维通常不会跟风。
在一群聪明人被放在一起后,结果往往变成集体性愚蠢,这个现象叫阿尔布莱特法则。阿尔布莱特法则说明,当精英思维者跑进集体大众里,很容易逃避思维责任,从而也显现出大众思维的弊端。
精英思维一开始很容易被嘲笑,因为它看上去“不正常”而且势单力薄。但人类历史和未来,精英思维一直引领着大众思维,一直对大众思维的“正常”刷新定义。而且,精英思维不是名词而永远是一个动词,精英思维后浪,总是带着颠覆精英思维前浪的使命而出现的。
在当今这个时代,小众思维也逐渐冒出一种折衷形式。小众思维不赞成大众思维的默认机制,也不具备精英思维批判颠覆“正常”、建立新的“正常”的境界,它只追求差异性的生活方式。比如,不婚、丁克就是相对于大众化三胎思想的小众思维。小众思维颠覆了“不正常”的概念,暧昧了“正常”与“不正常”之间的边界,拒绝从众,拒绝跟随主流或大众。小众思维也重新定义了“正常”,增加了新的“正常”,也是多元化价值观的体现,这是地球人的方向和趋势。
总之,精英思维是一种对“正常”的批判与颠覆,而小众思维则是对“正常”的扩展和改写。当小众思维遍地开花的时候,精英思维就蛰伏、生长在旺盛的小众思维里了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