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立思考者的天堂。

发散思维

为什么学生不爱上学?这本书给出了惊人答案

学生上学

学生上学

Dan Willingham 的《Why Don’t Students Like School?》是一本让教师重新理解“学习”与“思考”的书。作者用浅显却犀利的认知心理学知识,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真相:大脑并不是为思考而生的,而是为了避免思考。

书里提到,我们之所以会感到“思考痛苦”,是因为思考需要能量与条件。只有当问题难度适中、激发兴趣时,思考才会带来愉悦感。这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设计“刚好有点难”的问题,而不是一味讲解或塞知识。

Willingham 强调,“事实知识必须先于技能。”分析、创造这些高阶思维能力,都离不开充足的背景知识。比如阅读理解力,不仅取决于识字,更取决于对世界的了解。背景知识越多,理解力和记忆力就越强。

学生上学
学生上学

书中还有一段让许多教育者拍手叫好——教学经验不等于教学专业。许多教师认为“教得久就代表教得好”,但真正的教学能力,来自不断反思与学习。

作者在谈到“慢学者”时,也让人感到宽慰。他主张每个孩子都需要适合自己的支持,无论是学习困难的学生,还是天赋异禀的学生。“被识别为资优生并不是夸奖,而是一种教育上的承认。”正如有阅读障碍的孩子需要特别帮助,天赋异禀的孩子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。

Willingham 还指出,错误的表扬方式会毁掉孩子的学习热情。如果告诉学生“你真聪明”,而不是“你真努力”,孩子就会把错误视为“自己不够聪明”,从而害怕挑战。真正的成长来自努力与思考,而非天赋光环。

这本书内容扎实、语言亲切,没有空洞理论,更多的是实用建议。唯一的遗憾,也许只是插图有点“老土”,但瑕不掩瑜。

结论:这本书值得所有教育者拥有。它不仅解释了学生为何不喜欢上学,更让我们明白——学习的快乐来自恰到好处的思考与持续的努力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