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局,是一个人看待问题的广度和深度。有格局的人,往往能看清短期与长期利益,懂得取舍,站得更高、望得更远。那么,如何提升格局?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:长度、高度与深度。
1. 长度:拉长时间尺度看问题
长度,是指用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问题。比如,选择技能时,有些人只关注眼前的简单技能,而有些人则选择指数型技能,这类技能虽然入门难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形成巨大优势。
同样,在商业中,有格局的人会注重长期利益,而非短期得失。比如,商家如果只想着一次性交易,可能会欺骗顾客;但如果考虑顾客一生的消费,就会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,积累口碑。
拉长时间尺度,能帮助我们在面对利益时,做出更明智的取舍。这是一种战略能力,也是一种格局的体现。
2. 高度:提升思维层次
高度,决定了我们的天花板。没有高度的人,往往难以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。比如,一个研发人员如果只从个人角度看产品,可能只视其为作品;但如果从公司、行业甚至国家的高度看,产品可能成为盈利工具、产业突破或国家名片。
提升高度,可以从换位思考开始。比如,作为市场专员,试着以老板的心态思考问题,关注整体业务。这种思维训练能帮助我们理解更高层次的决策逻辑,避免在低层次形成逻辑闭环。
3. 深度:洞察本质
深度,是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。比如,拼多多的崛起,很多人只看到假货问题,却忽略了其背后的商业逻辑:它满足了大量下沉市场的需求。
深度思考需要顺藤摸瓜,找到问题的根源。比如,赚钱的本质是价值交换,只有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,才能从市场中获得利润。理解这一点,就不会盲目追逐新概念,而是专注于创造价值。
结语
格局的提升,需要从长度、高度与深度三个维度入手:拉长时间尺度,学会换位思考,洞察问题本质。一个人如果能在一个点上做到极致,往往就是有格局的顶尖人物。人生有涯,而“三度”无涯,愿我们都能在格局的提升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度与深度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