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读完《不抱怨的世界》,心里像被敲了一记轻响,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平日里那些不经意的抱怨。原来,抱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还在悄悄吞噬我们的能量与心境。
这本书的作者威尔·鲍温,被称为美国著名的心灵导师,他提出一个核心观点:停止抱怨。他甚至发起了 “不抱怨运动” ——戴上紫色手环,只要发现自己抱怨,就换到另一只手,直到能连续21天不抱怨。
书里大量的真实故事让我意识到一个事实:我们之所以抱怨,是因为抱怨能带来某种“好处”。比如逃避责任、寻求安慰,或希望别人替我们分担压力。但这些“好处”只是短暂的,长期抱怨带来的,却是负能量、坏情绪和失控的人生。
以前我总觉得抱怨能缓解情绪,是一种宣泄。但读完后才发现,抱怨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,是消耗能量却无法改变现实的做法。更可怕的是,当抱怨成为习惯,它会慢慢吞掉我们的善良、勇气、感恩、宽容等美好品质,让人变得消极、焦虑、甚至麻木。

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:
“抱怨是告诉世界,你拒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”
这话像一束光,照亮了我以往的盲区。
作者鼓励我们换一种方式看待生活:与其不断抱怨,不如试着改变;与其关注问题,不如寻找解决方式。也许不能立刻做到21天不抱怨,但每减少一点点抱怨,生活就会明亮一点。
对我们医务人员来说,这一点尤其重要。工作繁忙、压力大、责任重,如果让抱怨占据心里,很容易让心变得疲惫。但若能用善良、责任、协作、感恩填满心灵,我们不仅能帮助别人,也能治愈自己。
不抱怨,是一种修养,也是一种力量。
从现在开始,我希望自己把抱怨变成行动,把情绪变成动力,在平凡的岗位上,继续保持那份执着、认真与善意。
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

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