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“聪明人”做决策一定比较准,实际上他们也容易犯错,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仍运行著几万年前的原始设定。这些预设值,原本是为了狩猎生存而设计的,现在却常在複杂的现代社会裡让我们陷入误判。
《泛蠢》这本书由金融与决策专家麦可.莫布新撰写,透过心理学、金融与複杂系统的交叉视角,提出帮助我们“三思而后行”的具体方法。每章分为准备、认知与运用三个部分,先说明常见错误,再帮助辨识风险,最后提供可实践的策略。

以下是我最有感的三个重点:
1. 专家不是万能的
我们常以为专家的判断比较准,但在面对複杂系统时,群众智慧往往表现得更好。美国的 Best Buy 就曾实验,让几百位员工预测礼券销量,结果群众的平均预测准确率高达 99.5%,远胜专家小组。
但群众智慧并非万灵丹,必须同时具备多样性、整体性与诱因三项条件。複杂、缺乏固定规则的问题(如股市预测),适合用群体模型;但如果是修马桶或看病,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比较保险。
2. 情境影响胜过性格
我们常高估性格在决策中的影响,低估了环境与潜意识的力量。像有研究发现,单纯更换商店播放的音乐,就会影响客人选购法国或德国葡萄酒的比例。即使顾客能分辨音乐来源,大部分人仍坚称“不会被音乐影响”。
这说明,我们的行为常被外界情境潜移默化。改变环境,比靠意志力更容易改变自己。作家 James Clear 就靠让自己“被书包围”,提高了自己创意输出的密度。
3. 别被经验绑架,懂得因时制宜
太坚持原本的经验,有时会是灾难的开始。像古挪威人移居格陵兰后,继续使用原有生活模式,砍树、放牧、盖木屋,结果破坏了环境资源。拒绝向因纽特人学习捕鱼技巧,最终导致灭绝。
这提醒我们,好的决策不靠一招打天下,而是要懂得“看情况而定”。不是照搬过去的成功模式,而是根据当下条件灵活调整。
后记:反直觉才是理性
《泛蠢》的英文书名是《Think Twice》,意即“再想一次”。我们每次面临决策时,都该暂停一下,想想有没有落入大脑的旧模式裡。越是自以为没问题的地方,越有可能藏著陷阱。
这本书不像坊间讲老梗心理偏误,而是从决策现场出发,融合真实案例与学术研究,帮助我们在资讯爆炸与複杂决策中,少犯点蠢、多一点智慧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