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立思考者的天堂。

发散思维

《间歇高效率的三次阅读法》读后感:逻辑清晰但牺牲了阅读的乐趣

《间歇高效率的三次阅读法》

《间歇高效率的三次阅读法》

对于经常阅读的人来说,速读类书籍往往吸引力有限。《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》这本书,光看标题就让我提不起兴趣,但为了提高阅读效率,我还是快速梳理了它的核心内容,分享给需要的人。

这本书在讲什么?

作者金正是韩裔作家,曾在牛津、哈佛等名校担任研究员。书中主要针对商业、实用、学术类书籍,提出“三次阅读法”,帮助读者快速吸收信息。小说类书籍不适用这种方法

《间歇高效率的三次阅读法》
《间歇高效率的三次阅读法》

100分钟读三遍,真的可行吗?

作者提出,一本200页左右的商业书,可以用100分钟分三次读完:

  1. 第一次(10分钟):快速浏览目录、作者简介和随手翻几页,掌握全书框架。
  2. 第二次(50分钟):抓重点,用荧光笔标记感兴趣的内容。
  3. 第三次(40分钟):深入阅读标记部分,并写下感想。

理论上,这种方法能帮你快速抓住重点,但实际操作中,作者写得比较笼统,缺乏具体案例。

不必读完,也别纠结不懂的地方

作者认为,商业书只有20%是精华,剩下80%是铺垫。不必强迫自己读完,而是学会筛选重点。

对于陌生领域,遇到不懂的术语也别死磕,先跳过。随着阅读量增加,这些术语自然会变得熟悉。我以前读研时也这样,刚开始看不懂文献,但读得多了就逐渐理解。

带着目的读书

漫无目的地读书,很容易读完就忘。先问自己:为什么要读这本书?想获得什么?比如读这本书时,我的目标就是学习速读技巧,所以能快速提炼重点。

为什么我不推荐这种方法?

虽然三次阅读法逻辑清晰,但它牺牲了阅读的乐趣。阅读不该是与时间赛跑,而是享受过程。每个人的节奏不同,强迫自己按固定时间阅读,反而会增加压力。

真正的速读能力,来自长期的阅读积累。如果你对速读感兴趣,我更推荐《雪球速读法》或经典著作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,它们讲得更透彻。

总之,这本书的方法适合急需抓重点的人,但如果你更看重阅读的乐趣,不妨按自己的节奏来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