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追求卓越、效率、成就感,表面风光,内心却常常焦虑、倦怠、筋疲力尽,甚至发展出强迫症、忧郁症。这种现象连《踏实感的练习》作者布莱德·史托伯格也没逃过。他曾是畅销书作家、教练,却在成功之后陷入深深的不安。最终他发现,真正缺失的,是“踏实感”。

他提出六种建立踏实感的练习方式:接纳、临在、耐心、脆弱、连结、运动。听起来普通,但如果你真愿意实践,确实能扭转一种总是“还不够好”的人生状态。
接纳是最难的练习。我们常常对自己不满意,看到自己不如人就自我否定。但作者提醒我们,要告诉自己:“这就是现在的状态,我已经尽力了。”我写读书心得的第一篇文章时就是这样——文笔差,经验少,照样写,因为那时的我既是最差的,也是最好的,只能接纳自己,然后继续努力。
连结也是现代人很容易误解的一点。社群媒体让我们看似与世界紧密连结,却容易陷入“行销自己”的陷阱,追求关注数、变现能力,却忽略了真实互动。心理学家佛洛姆早在1955年就提醒过,不要把“人格”当成商品来经营。真正有价值的连结,是和你真心相处的那些人,是你参与的社团、读书会、志工团体。
网络只是工具,实体连结才是终点。不要只想着如何塑造“人设”,而是通过兴趣找到真正的同伴。成为现实生活中的“社团红人”,远比当一个网络红人要扎实许多。
这本书虽然理论和研究很多,但最精华的,是在每个章节后都留有实际可做的练习。踏实感,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,而是一种每天都能活出来的状态。当你愿意放下“还不够好”的执念,学着安住当下、拥抱真实,你就会发现,原来你并没有那么差,原来,这一刻,就已经很好了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