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斯塔夫·勒庞在《乌合之众》中提出一个惊人结论:“群体的智商要远低于个体的智商。” 这句话放在当今社会,依然刺耳却真实。无论一个人多理性,一旦融入人群,就可能变得冲动、盲目、甚至残暴。
勒庞认为,个体在群体中会失去自我。个性被削弱、理性被压制、无意识的本能占上风,结果就是“平庸被放大”。法国大革命后的恐怖统治,就是最典型的例子——那些曾高喊“自由、平等”的公民,最终却成了屠刀下的刽子手。

群体失控的原因,勒庞总结为三点:数量的力量、情绪的传染和暗示的支配。
当人被数量包围,便产生“匿名的勇气”,不再为行为负责;情绪在群体中具有极强的感染性,一个人愤怒,全场皆燃;而最危险的,是“暗示”——群体在被情绪牵引时,理性几乎消失,像被催眠一样,听命于“操盘者”的话语。
勒庞直言,群体的特征是冲动、急躁、缺乏理性、易受暗示。 它能在瞬间从狂热变成冷漠,从残暴变成感动。更糟的是,群体往往极端而保守——要么盲信,要么全盘否定。演讲者若稍有异议,换来的往往是嘘声与辱骂。
当然,群体并非永远是“乌合之众”。当群体中出现一个足够理性、值得信任的领袖时,它可以凝聚力量、创造秩序。只是,这样的理性领导者少之又少。多数情况下,群体仍会在盲从与情绪中起舞。
聪明的个体一旦失去独立思考,群体的愚蠢便会诞生。 勒庞早在百年前看透了这一点,而我们至今仍在他的预言中生活。





发表评论